制度和流程
制度和流程的联系和区别,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。
联系
流程和制度共同点在于:它们都是规范,需要员工来遵守,并由企业的强制力作为保障。
区别
第一,流程和制度的表现形态不同。
流程是显性化的,也可以是非显性化的,而制度只有显性化这一种形态。也就是说,流程描述了的和未被描述了的都是存在的,只要人们有重复性的动作就存在流程,可以说流程在企业中无处不在。可以存在于规范性的文件中,可以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习惯中,也可以存在于机器设备或者IT系统。制度只能有一种存在形态,那就是正式文本,不在正式文本中的不能称之为制度。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,它们的管理范围是不同的,流程管理能够覆盖企业所有的活动,而制度只是用来界定那些我们认为需要订立契约的部分。这样看来,要管“到位”就需要靠流程,不管它是明文规范的还是习惯的,不管是人的活动还是机器或者IT的活动,企业做事最重要的是靠流程。
第二,流程是连贯的而制度是不连贯的。
制度的表现形式是条款化的文本,这种文字化的表现方式就决定了它本身是不精确的。比如说我们要订一项制度,应该写多少章、多少节、多少条、多少款是没有规则的。虽然企业里通常会为制度制定规则,但是这些规则只限于制度表达的模式,至于制度的边界、颗粒度、内容和表达语言都是很难定义的,这是由制度的特性决定的。而流程则不同,流程具有精确性,比如流程有五个活动,那就是五个活动,而不是六个或者四个,这是确定的。同时流程具有连贯性,有严格的逻辑顺序。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精确,能够实现这种精确性的是流程而不是制度。
第三,流程主要针对活动过程而制度主要针对活动结果。
流程是做事情的过程,我们需要管理动作,是因为如果动作能够被控制,那么我们相信结果是稳定的。只关注结果的,就会使得做事情的过程容易被各种因素左右,结果也就变得不稳定。管企业就是管人,管人如何做事情。换句话说,我们希望不同的人做相同的事情有相同的结果,尽可能地消除经验或者责任心带来的影响,这样我们就需要通过流程来规范动作,让结果保持稳定。
第四,流程可以整合很多管理维度和方法而制度不能。
所有的管理维度和方法最终都需要落实到活动中去。流程能够承载很多的管理功能,基于流程可以进行组织管理和职责分配,可以进行业务模式的设计,可以整合质量、风险内控、绩效管理等很多管理维度和体系,可以支持IT规划和开发。这是流程的特性,而制度不具备这些的功能。
总结
基于以上流程和制度的区别和联系,所以我们要用流程管理来代替制度管理成为运营管理规则的主角。但是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,这并不表示流程要取代制度,这是两回事。通常我们用流程定义了人们做事情的路径,还需要对做事情提出相应的要求,制度便具备这样的功能,也就是流程是一条一条的路径,而制度是路径们的边界。
就像是在开车,流程是一条条的道路和路牌,让你知道该怎么走,而制度是道路的边界,最好不要把车开出道路,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。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制度和流程相互匹配、相互融合,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营手册。